接下来的中国材料名师讲坛,周国治院士以《化学冶金的进展和展望》为题,结合自己50年科研教学经历,生动讲述了冶金物理化学的发展历史,强调了冶金物理化学的重要基础作用,讨论了冶金学科如何应对新的历史挑战!周院士在学习、教学、科研上都谈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,在场的听众受益匪浅。从周国治院士的谈笑风生中,可以学习到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精髓,领悟到教学科研上的真知灼见。


报告结束时,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,这是对周国治院士精彩报告的感谢,也是对他从教50周年由衷的祝贺!
当日晚上,在冶金生态楼318举行了周国治院士小组的茶话会,历届学生回忆了以前的点点滴滴,进行了亲切愉快的交谈。
附:周国治院士简介
周国治,男,广东省潮阳人,生于1937年3月。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,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。197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。回国后,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,博士导师,并获首批“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。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、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。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。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。他的科研贡献主要集中在新一代几何模型、可控氧流冶金和新的动力学理论三个方面。教书育人方面,培养的博士生鲁雄刚、李谦分别获得2000年和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,博士生侯新梅获得2009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。负责的“冶金物理化学”课程2010年被评为“国家精品课程”。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“教学名师”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