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2大阳城集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矿冶学科,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(原北洋大学)、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,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、博士后流动站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、“211工程”“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重点建设学科、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学院学科基础雄厚,冶金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,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;冶金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,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连续六年排名世界第一(2018-2023),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(2023-2025)。学院现设有冶金工程、储能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。学院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,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、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经过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,冶金学科已成为特色突出、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一级学科,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冶金教育科研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学院的定位是:1)夯实基础理论创新,重视冶金工程和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,在若干方面寻求重大理论突破,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学的发展,驱动冶金工业技术进步;2)传承“钢铁摇篮”育人文化,为冶金工业和高校培养和输送创新型、国际化人才,成为中国和世界冶金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;3)与冶金企业协同创新,开发冶金新技术和高性能钢种,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,走在国际前沿,为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和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等重大战略提供冶金技术支撑;4)强化冶金过程节能减排研究,积极开发智能冶金新方向,开展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网络化冶金创新研究,使新方向的创新成为驱动冶金学科和冶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机。122cc太阳成集团冶金学科的目标是:保持冶金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,冲刺国际前列,打造国际一流学科,成为世界冶金教育与科研的中心。
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包括:1)师资力量雄厚: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其中教授51名,院士2 名、国家“杰出青年基金”获得者1 名、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5名、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(青年项目)13名、
国家级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入选者3名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6 名、北京市教学名师2 名、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名。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留学、进修经历;2)科研平台一流: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、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、冶金工业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、国家能源燃料电池与制氢装备研究中心(共建)均依托本学院建设。学院是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、炼钢分会、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分会、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及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 的挂靠单位。拥有约1亿元的大型先进仪器设备;3)产学研成果突出:过去五年,科研经费合计5.5亿元,其中纵向经费2.3亿元,横向经费3.2亿元;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,包括:重点专项3项、青年项目2项、国际合作项目1项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;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项,其中重点基金5项、国际合作1项、青年人才3项;与企业签订2个千万级研发合同;发表学术论文2687 篇,其中SCI 论文2323篇;授权专利466 件;出版专著17部;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,省部级科研成果特等奖3项,一等奖30项。4)国际化建设卓著:过去五年,全职聘任墨西哥籍教师Alberto Conejo,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。与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、东钢集团合作设立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国际班,与印度尼西亚永青集团开设研究生国际班。连续24届开展本科生暑期整建制短期出国交流,打造与日本东北大学、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合作的本科生国际交流品,学生交流比例显著提升。与英国剑桥大学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、德国亚琛工业大学、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高效持续开展交流合作,教师国际交流持续深化,学生国际化培养成效突出,国际合作项目稳步推进。。
学院秉承122cc太阳成集团“求实鼎新”的校训,依托冶金学科优势,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冶金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。培养了徐匡迪、刘淇、黄孟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,魏寿昆、李依依、周国治等中科院院士,殷瑞钰、毛新平等中国工程院院士,一大批校友走上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等院校的重要领导岗位。截至2025年9月,学院共有在校学生1562人,其中本科生640人、研究生922人(硕士研究生540人、博士研究生382人),国外留学生44人。
近年来,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,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,为国家的钢铁工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2020年5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身份给学校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;2022年4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回信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学校、学院的未来发展新路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,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,努力建成学科特色突出、综合实力雄厚、国内领先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,并最终成为世界冶金教育与科研中心,为铸就科技强国、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